人文学院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建团103周年主题活动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5-06浏览次数:10


4月27日下午,“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建团103周年主题活动在徐汇校区文苑楼402、喀什第六中学同步举行。

上海市第三批组团式教育援疆团队总领队、喀什第六中学校长陈伟文,喀什第六中学团委副书记陆进军,上海市第三批组团式教育援疆团队成员、人文学院辅导员李墨在喀什第六中学会场出席活动。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保护中心主任丁辉,上海新锐青少年艺术促进中心、徐汇区非遗项目“唐文治先生读文法(唐调)”代表性传承人杜亚群,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潘黎勇,上海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黄雨艳,上海师范大学离退休工作部副部长陈重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工办主任朱倩云在上海师范大学会场出席活动。活动由人文学院团委书记陈若千主持。

为搭建沪喀两地青年交流合作的平台,培育深具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的新时代青年,在活动现场,人文学院团委副书记荆鸣昊与喀什六中团委副书记陆进军云端签署团学共建协议,旨在实现“团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未来,双方将就团建共建、实践共建、研究共建、教育共建等方面探索合作新模式,推动双方事业再上新台阶。

上海市第三批组团式教育援疆团队总领队、喀什六中校长陈伟文讲话,他表示,通过此次团委共建活动,喀什六中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将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培养新时代优秀青年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沪喀力量。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潘黎勇与上海新锐青少年艺术促进中心、徐汇区非遗项目“唐文治先生读文法(唐调)”代表性传承人杜亚群签署共建协议。此次共建合作围绕“守正创新、活态传承”核心目标,组建“上师大唐调非遗传承与推广团队”,打造徐汇区唐调非遗传习基地,培养储备唐调青年传承人,形成唐调可持续发展体系。

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保护中心主任丁辉上台,共同进行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唐调传承基地揭牌。双方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濠博亚娱乐平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依托唐调吟诵百年文脉,发挥唐调美育功能,推动唐调吟诵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

在“青春之帜”环节,学院团委对共青团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上海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黄雨艳、上海师范大学离退休工作部副部长陈重来、人文学院学工办主任朱倩云分别为同学们颁发荣誉证书。希望与会同学们能以示范典型为榜样,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力量。

在“青春之光”环节,2022级汉语言文学(光启实验班)1班张彦涵,202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世承)3班陈奕歆、彭佳仪,2022级历史学(师范)2班王昭文围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的内容,从传统文化、教育强国等方面分享了学习感悟。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进一步明确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立志“未来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老师”。

在“青春之志”环节,人文学院第三届“朝阳杯”演讲比赛冠军、202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李卓颐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成长密码”主题演讲,她强调文化传承边界在拓宽,呼吁新时代青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与创新,照亮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在“青春之钥”环节,人文学院团委副书记荆鸣昊带领沪喀两地与会团员宣誓。铮铮誓言,响彻全场,这不仅是对入团初心的重温,更是对青春使命的承诺。团员们将以五四精神为指引,时刻牢记责任,争做新时代优秀团员。

喀什六中的依帕尔古丽?阿布都热依木作为优秀团员代表发言。她围绕“共青团是什么”“成为团员意味着什么”“我们生逢怎样的时代”三个问题展开,表示共青团是青年的精神家园,成为团员意味着担当责任,当代青年生逢盛世,呼吁共青团员紧跟党的步伐,以团章为准则,在知识的沃野深耕,在实践的熔炉淬炼,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潘黎勇作总结讲话。他希望和喀什六中秉持“互助共赢、共同进步”的原则,携手推进青年人才培养;期望与上海新锐青少年艺术促进中心共同推动非遗传承与创新,增强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他结合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从“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家国天下”“提升专业素养,练就过硬本领”“投身社会实践,展现青年担当”“锤炼品德修为,引领时代风尚”四方面与青年朋友们共勉,号召同学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拼搏创造、砥砺奋进,为努力把新濠博亚娱乐平台:建设成为教师教育领先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时代呼唤新青年,新时代塑造新青年。新时代为当代青年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也需要青年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人文学院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引导人文青年铸牢理想信念之基、永葆接续奋斗之力,挺膺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摄影:人文学院)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